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视界 | 音乐之乡印象

袁杰 洪宛平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作者简介   


袁杰 江苏南通人,1928年生;1945年参加新四军,1953年调新华社学习外语,曾先后在新华社驻巴基斯坦、几内亚、马里、联邦德国分社工作。1972年转入外交部,随丈夫王殊大使到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工作;1976年回新华社国际部任编辑组长、主任编辑;1980年再次转入外交部,到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工作。

王殊夫妇的合影

1980年,王殊被任命为驻奥地利大使,我们来到了维也纳。此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也给我们外交人员工作创造了宽松的气氛。加上奥地利是个非常热情好客的国家,我们所在的城市又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所以我们在这里度过的日子是十分美好且令人难忘的。

奥地利给人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它的音乐。我敢说,大概在全世界也找不出第二个像维也纳那样沉浸在浓厚音乐气氛中的城市了。

奥地利维也纳英雄广场

(资料图)

我们一进入这个城市,就立即被深深吸引住。你看,街头巷尾,到处是歌剧院、音乐厅;公园广场,到处是音乐大师的雕像;饭馆、商店时时传出优美的乐曲;街头巷尾,到处可见拉小提琴、手风琴的年轻人;漫步市区街头或小憩公园座椅,随时可闻悠扬的乐声;到人家家里做客,热情的主人会带领全家为你演奏一段四重奏;公共集会、庆典以至政府会议上,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甚至当你拿起电话机拨通“1509”时,电话中会传来动听的“A”的标准音——这是音乐城专为音乐爱好者校正自己发音或为乐器定音而设的。

总之,无论你在何处,都会有优美的旋律伴随着你——华尔兹、交响乐的和鸣,小夜曲如怨如诉……万千种动听的音乐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飞扬回荡。音乐简直成了这个城市的灵魂。难怪人们说,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这话一点不夸张。我和王殊原本就很喜欢音乐,受此感染,愈发热爱。

有幸的是,奥地利外交部赠给所有驻维也纳的大使一张长期免费卡,凭这张卡,可随时与夫人一起参加在维也纳举行的音乐会,包括闻名全世界的新年音乐会在内。因此,只要有空,我们必去音乐厅享受一番,同时还可结交一些朋友,两全其美。长期免费卡只能参加音乐会,不包括观看著名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歌剧,但奥地利官方、公司、企业等,特别是国内有代表团来访时,常常邀请我们去观看歌剧。所以,我有幸在维也纳观看了几乎所有著名的歌剧,欣赏了几乎所有有名的歌唱家的演唱。在这里,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作为人类共同语言的音乐,它的魅力与迷人。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当我第一次走进这所被誉为“世界歌剧中心”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时,立刻被其华丽辉煌的美所震撼。这是一所宏伟的仿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剧院的式样、全部用意大利的浅黄色大理石修成的建筑。正中高大的精工雕刻的门楼有五个拱形的大门通向大厅,门楼上五个拱形的窗户上立着五个歌剧女神的青铜雕像,门楼顶上两边竖立着巨大的骑在长着翅膀的天马上的戏剧之神的青铜雕像。

走进大门,白色大理石的大厅在六个水晶吊灯的照耀下流光溢彩。大厅正中铺着红色地毯的白色大理石的楼梯分成两翼引向二楼大厅的楼座。二楼大厅是有名的壁画大厅,墙壁上画了14个歌剧中最精彩的场面。

歌剧院回廊上方挂有许多歌剧里最精彩场景的油画

(图源:陈年老窖)

演出大厅更是富丽堂皇,三层一共有100多个镶有金色花纹的包厢,楼下是1000多个铺着红色丝绒的座位。这个歌剧院100多年来共演出了各国600多部歌剧,成为“不到歌剧院就没有到过维也纳”的旅游胜地。

代表音乐之乡的另一个所在是每年元旦通过卫星向全世界播送新年音乐会的“金色大厅”。这个大厅以其金碧辉煌、灿烂夺目而闻名世界。乐坛背后楼上,金色的镂花栏杆后,矗立着三排巨大的金色管风琴乐管;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面,肃立着16尊巨大的金色音乐女神的大理石雕像;楼上两翼包厢后面的金色大门之间,装饰着欧洲历代著名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在巨大吊灯的照射下,整个大厅到处金光闪闪,真不愧“金色大厅”的称号。

金色大厅内景

(图源:容天

我惊叹这造型的美观别致与色彩的和谐多姿,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与此相得益彰的是,不仅歌剧院和音乐大厅的演奏水平是一流的,听众也是一流的。我看见,到这里来的人像参加盛会一样,穿着讲究,举止优雅,男士身穿燕尾服,女士则是着曳地长裙。听说原来规定只许穿礼服入场,现在已不那么严格,但也都衣冠楚楚。真可谓剧场美,音乐美,人也美。

大厅内虽然听众很多,但秩序井然,绝无大声喧哗者。从这儿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及其人民文化素质的高低。我还注意到,听众中真正的奥地利人并不多,大多是来自各国的游客。为了一睹世界一流的歌剧院、音乐大厅及演出盛况,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迷要在一年前就订好门票。票价相当贵,歌剧院最好的票约500美元,音乐厅也要100多美元。但后边都有可容几百人的站位,票价当然很便宜,只需1美元,但也得提早订票,否则很难买上。

(图片来自网络)

我了解到,这些买站票的人大多是奥地利人中真正懂音乐、迷恋音乐的年轻人(用我们的话说是“发烧友”),其中有不少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懂得音乐,也了解剧情,知道何时该鼓掌。大多时候,坐着的听众是听他们先鼓起掌来才跟着鼓的,否则不该鼓的时候鼓,会被人笑话的。另外,这里剧场的惯例是不得高声喝彩,如有喝彩,乐声将戛然而止,演员也停止不动,直到喝彩完了才恢复表演。

我们在维也纳工作了五年,参加了四年新年音乐会。回国后,每当除夕夜,我们通过卫星看到正在举行新年音乐会的金色大厅,听到优美的旋律时,我们就好像又回到了那熟悉的、令人陶醉的艺术殿堂中。

奥地利维也纳街头巷尾的音乐人

(图源:叶老师)

要以为只有在歌剧院、音乐厅才能欣赏到一流的音乐,在这个享有“音乐之都”的城市里,美妙的音乐无处不在。每年夏季的傍晚,许多一流的乐队走出音乐厅,来到广场、公园,来到著名音乐家的故居前演出。我和王殊经常在夏季的傍晚到城市公园散步,见人们坐在椅子上屏息凝神地聆听艺术家的演奏,从那陶然忘我的神态可以看出,那些人已被带到蓝色的多瑙河、幽静的维也纳森林、高雅的艺术境界……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场面,令人感动。

回国后,我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外国文艺节目里又看到了这些熟悉的画面,觉得格外亲切。我感到,在那个充满音符的世界里,你不仅时时处处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音乐艺术,而且好像自己也成了音乐家。这种感受在我光顾了传统的酒馆后更强烈了……

1960年,奥地利萨尔茨堡修道院啤酒馆内景

奥地利有许多散处在边街老巷的酒馆,有些就在地下酒窖里。到了每年年底葡萄酒成熟时节,这些酒馆就成了人们开怀畅饮的最好场所。我们多次被邀请到维也纳市郊古老的格林青大街(这条大街因许多音乐家曾在这里喝酒作曲而闻名)去品尝葡萄酒。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乡土风情。当乡村乐队奏起民歌民乐时,酒酣耳热的客人便会情不自禁地举杯高歌,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也会高兴地跟着哼起来。这儿的乐队会用各种语言唱各国的民歌,当他们知道我们是中国客人时,就奏起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中国歌曲,他乡闻故音,倍感亲切。

乐队演奏、演唱的其他外国民歌也很动听,而且那曲调重复,歌词简明,听一遍就能毫不费力地随声附和。于是,人们便在乐队的伴奏下,手挽手,同声高歌,沉浸在欢乐中。那些民歌,至今我还能哼上几句。音乐孕育了维也纳的精神,造就了维也纳人热情、开朗、奔放的品格,而郁郁苍苍的维也纳森林和碧波荡漾的多瑙河,也因此而更加美丽多姿,充满生气。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1985年奥地利总统访华前,我们正好在海顿的故乡铁城。为了尽地主之谊,铁城市市长在一家高级饭店设宴招待我们。席间,有位留着两撇卷胡子,模样挺和善的厨师来到座前向我们问候,并告诉我们,他即将随总统去中国,为总统举行答谢宴会做他最拿手的奥地利名菜“古拉希”(土豆烧牛肉)。我们尝了他做的这道菜,味道果然很鲜美可口。

(图源:奥地利的小胡 视频截图)

我问他是如何做的,他笑着送给我一盘磁带,说:“你听听,就会做了。”我拿回去一听,原来,这里录的是一首教你如何做“古拉希”的歌,歌词大意是,做“古拉希”应如何切肉、加多少油、放多少糖、加什么佐料、炖多长时间等等,每一道工序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歌曲是由一位抒情男高音唱的,很动听,充满了幽默、诙谐。维也纳人真是连吃也忘不了音乐。这盘磁带我至今还保留着。我想,如果有人请我做“土豆烧牛肉”,也一定会够上国宴水平。

— END —

文章来源 |《女外交官》(1995年出版)

作者 | 袁杰  执笔 | 洪宛平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